传统的跨境食材贸易,从“离岸——到岸”是一场提心吊胆之旅,其中的贸易环节没有效率和便利可言,交易结构一直停留在相对原始而粗放的水平上。
国内的采购商长期被找货难、找货慢的问题所困扰。信息是分散的,从选品到比价,没有一目了然的机制可借鉴,更多时候只能依赖主观能动性,然后祈祷自己没犯错误。
即便完成了找货流程,要想把国外的食材运到国内,在真正进入市场前,采购商还得逐一联系国际物流商、国内物流商、仓储商、服务商等等。下单之后,物流跟踪、检疫清关、冷链运输,其中任何一个小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货物被销毁,生意泡汤。毕竟食材这种特殊的产品,有着短暂的保鲜期,在新鲜与变质之间,没有中间地带。
另外,由于信息脱节,采购商进口的食材并不一定是餐厅菜谱上需要的,久而久之,餐厅不得不它的上游卖什么,它就买什么,至于顾客因食材短缺吃不到某些菜品,各方都无奈。
让跨境食材生意变得更简单
在行业里待得越久,越熟悉,就越知道这一行最深的顽疾在哪里,时机成熟时着手剜除“病灶”是水到渠成之事。
20我们通过了解市场供需的方式,同时跟海外做一些信息的对接,确定了食务链的方向。只有确保需求导向的市场才是一个良性的市场。
对食务链平台这几句简单的介绍,却是对跨境食材贸易整个行业脱胎换骨的重塑,严格来说,是从零开始的新建,将复杂的问题标准化、流程化,推动整个行业从落后的以供到需转变为以需定供,食务链要“让跨境食材生意变得更简单”。
在食务链平台上,跨境食材行业可以在这里信息获取、在线交易,还有金融服务支持。采购商只需要在平台上输入采购的食材需求,系统会自动匹配出合适的方案,多样化的品类选择,详细的价格对比,一一在列。
采购商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大海捞针了,就像普通的网购一样,根据匹配后的方案下单,接下来就可以足不出户远程跟踪订单进展,从食材溯源到物流进展,乃至货物到达中国后的检疫清关存储都由食务链平台处理,智慧化的供应链管理避免了所有的人为提心吊胆。
效率显而易见。据介绍,过去要近半个月才能完成的订单被缩短至两三天,检疫、清关等耗时较长的手续办理时间也至少被降低一半,活鲜类可精准做到次日达——从国外的活鲜产地到国内专业买家手上,一切都在48小内稿定,“这就是互联网技术为一个行业带来的巨变。
食务链已实现了60+个国家食材直采,具备1000个SKU的整合能力,与国际300多家知名大型生鲜厂家及品牌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和澳洲、美洲的多个国家的农业部和渔业部达成合作关系,月平台交易额已经突破3.5亿元,自营业务突破1.2亿元。
近年来火热的创业大军里,电商、食材都曾被敏感的创业者盯住,即使是强资本注入的国内生鲜平台,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后,倒下的远多于幸存者,跨境食材电商平台更是鲜有创业者涉足,资本市场也许并没想到食务链会如此迅速脱颍而出。
食务链这个改变了行业现状的智慧平台,自成立以来,惠及从中小企业到正大、招商局集团到思念食品这样的大型企业,为海外食材进入中国提供了通道,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市场的认可——在2017年1月份已实现全面盈利,年收入突破15亿人民币。
据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份行业数据显示,在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食务链是其中年轻的一员。
今年8月份的数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因休渔等客观因素,8月本是行业淡季,但从食务链平台数据来看,不降反升,自营业务预计突破1.2亿,食务链借助自身的商业模式及赋能的积极影响,打破传统的淡旺季之分。
由2016年末的10亿到2017年的40亿,不仅是数字翻了三番,背后的逻辑是一年半以前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开始做食务链,准确抓住了细分领域的痛点,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化优势,步步正确之后,收获的季节自然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