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2016年收入达到3974亿元,业务量达到313亿件,过去5年每年单量增长几乎都在50%以上,现已稳居全球第一。
快递行业在顺丰及三通一达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后,吸引了投资者极大关注、并蔓延至整个泛物流领域。快递行业2016年收入达到3974亿元,业务量达到313亿件,过去5年每年单量增长几乎都在50%以上,现已稳居全球第一。
过去10年快递量升价跌。如果说最初是民营快递靠着高效低价击垮了垄断的邮政,拉动行业价格回归合理,那么之后在行业爆发式增长,供不应求的阶段中如此跌价的原因,除了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更重要的是巨大单量的规模效应和加盟制下成本在总部与网点间的分摊。
从市场结构看,快递行业的集中度已较高,龙头公司规模显著,但行业集中度却呈下降趋势。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行业快速增长的状态下,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极度供不应求,导致新公司能不断获取市场份额。
国内零售电商从2007年的500多亿,到2016年的5万亿,复合增速65%。快递市场在过去9年翻了12倍,随着电商件愈发成为快递行业的主流,过去5年快递市场的复合增速达到40%,越来越接近电商的增速。
遗憾的是,行业曾经的核心驱动因素——电商,其增长最快的阶段正逐渐过去。我们认可快递行业未来的增速将伴随电商开始放缓的大基调,但我们也认为,简单等同快递与电商增速的预测略有武断,原因有三:
第一,履行订单数量的增速并没有增速放缓那么快;
第二,电商的去中心化、国际化、细分行业都在创造新的需求,如微商、生鲜市场;
第三,行业规模门槛形成,未来5年快递单价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持续下降。
快递的流程基本可分为“揽件——中转——派送”三步。在这一过程中,加盟制的快递公司主要会收取面单费、转运费和派送费三大类主要费用。根据披露的数据,基本上中转费打平、派送费代收代付,核心是通过提供转运中心的基础设施吸引流量,再从面单费处赚钱。
由于不同公司的会计记录方式不同、加盟形式对网点的控制力不同,需要我们对原始数据逐一处理方可比较,下图为剔除派送费、还原申通全网数据后的2015年单价收入明细:
在规模效应逻辑下,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是成本先行的。从绝对数上,占据了成本优势,但相对降低幅度上,韵达则高达25%。
最终回归到单件的净利润水平上,维持了大比例甩开竞争对手的利润水平。今年以来单件盈利水平都出现了显著提升,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都是为满足成功借壳而采取的利润优先战略。则是采取了比较激进的价格策略来换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运营模式:直营vs加盟
采取的是加盟模式,采取的直营模式,模式的不同取决于对整个快递服务流程的参与度。
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直营的模式一定是最能够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而在市场最有效的情况下,极致的平台化可以做到成本最低。现实则是视情况两者的均衡。加盟制度的精髓在于企业在核心环节(分拨中心和干线)通过自营做到规模效应,然后把业务招揽过来派给别人,依靠制度设计把加盟商绑在共同利益体上。历史上,关键区域直营做的比较好的,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而相对直营化落后的申通却不断损失市场份额。
潜在价格战的可能性
快递行业目前不具备价格战的环境和要素,预计至少2年之内不会发生激烈的价格竞争,主要原因是:
1. 行业高速增长,处于产能不足导致的供不应求局面;
2. 行业领先公司多为上市公司,都有资本后盾,价格战无法在短期内见效。
退一步讲,倘若未来真有价格战,引发的条件是相对最为成熟的。
首先,最早获得募集资金的,且数额不低,扩产速度应该最快;第二,是在美国IPO,没有业绩对赌及退市压力;第三,在美国市场有持续的再融资能力;第四,是目前明显的成本引导者。
冷链:需求拉动供给
冷链是物流行业中难度较大的一类细分领域,因为除了物流通常考虑的时效性之外,还有温度和耐藏性的要求。有能力在冷链行业领先的公司符合三个要素,一是资金实力;二是快速实现规模效应;三是比较适合直营模式的快递公司,因为考验服务质量。冷链市场最后的形态是仓库到仓库的B2B模式。
快递柜:提升配送一二线城市配送效率
随着人力成本日渐提升,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效率成为快递产业链中关键的问题。总体而言,我们认可快递柜对于效率的改善。眼前快递柜市场还是一个抢地盘的阶段,有较强BD能力、在一二线城市的适合小区快速做到足够覆盖率的公司值得关注。长期来看,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利用规模效应,辅以数据积累,应在产业链拥有一席之地。
零担/整车:横跨产业链布局
领先的零担公司在布局快递业务,快递也有向零担、整车渗透的冲动。参考海外模式,海外领先的物流公司都是提供了包括快递、零担甚至整个供应链服务的丰富产品线,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不同需求。
天网与地网:募投项目的两大方向
根据5家领先的快递公司披露的募投项目,融资的主要用途有两块:加强分拨中心和干线能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前者是加强地面能力的“地网”布局,后者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天网”建设。
基于以上对快递行业和多家领先快递公司的分析,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如下的判断:
1. 快递行业将立即进入到快速并且大量的产能扩张阶段,行业领先公司有机会获得超越行业的增速,市场集中度出现回升。
2. 行业整体的价格战不会在未来2-3年内发生,只有领先公司的产能弥补了需求增量后才有可能。
3. 有能力并且应该进入快递行业,成为与类似的高服务质量的市场参与者。已经于11月宣布开放物流和快递战略,部分符合上述判断。
4. 目前进入快递行业的最便捷路径是通过领先的零担公司发展快递业务,时间窗有2至3年。市值合适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增发收购零担公司,实现在物流领域的扩张。
5.在发展上逐步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运力提升和运力效率提升上面做出相对最为显著的投入;应会通过运营战术上的创新继续保持在整体效率上的优势,但扩张能力受限;主要目标应是运力的大幅扩张,效率上有改善空间,但是措施有待观察。
6. 所获得的快递市场份额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比较低,其最合理的选择是在高质量服务的运力上再提升,同时切入物流领域中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例如冷链物流。
7. 所有已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公司在一些发展路径上会有共性,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化程度持续提高;利用其它组织形式和产品形式加强网络末端的能力;考虑零担市场的进入可行性;使用并购手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