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仓储是对由海关监管的特殊监管区域内仓储场所及相关仓储活动的简称。不同于一般仓储,保税仓储在发挥物流节点作用的同时,更是参与国际贸易中物品、信息、资金流通的重要平台。
在我国,保税仓储最初的模式为保税仓库,由海关指定堆放未完税的进口货物。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逐步诞生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A、B)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以及综合保税区。
保税仓储作为保税物流中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出三大服务平台,分别为:保税物流中提供增值服务平台、贸易结算中提供金融服务平台和国际贸易中提供采购配送平台。
在保税物流作业链中,单纯的仓储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定制化需求。结合口岸物流以及区域加工平台的功能,保税仓储在货物存放期间,根据订单需求,可以开展分拣、麦码、换包装以及简单加工等增值服务。
根据最新的外汇管理规定,只有在海关监管的特殊监管区域内(但需货物实际进入保税仓储)可实现人民币及外汇的自由结算。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保税物流的开展提供了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分离式操作,也使离岸金融的开展真正得以实现。
大型跨国企业都会考虑在某个定点区域设立全球采购、配送中心,以减少货物在国际贸易中的成本。经过实践表明,中国保税仓储的建立正逐步得到这些国际巨头的青睐。由于中国市场在人力、土地以及资源上的优势,加上保税仓储本身具备的增值服务以及金融平台的优势,使国际上大型生产商、贸易商、物流商纷纷将目光聚焦中国保税仓储,转移其在其他区域建立采购、分拨、配送中心的力度,以移师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制造中心的兴起,原材料、零部件快速流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制造业对原料地、生产地相接近和一体化的需求也逐步放大,加工制造业需要及时供应、适时生产、零库存的服务也对传统物流带来了极大挑战。
保税仓储的出现,不仅缩短了传统物流中货物在清关环节的准备期,使产品的供应链长度大大缩短,同时也为制造业、加工业响应国内外订单需求,实施及时供应、小批量、多批次的库存管理优化成为了可能。
口岸物流中的保税仓储,兼具了部分口岸功能,又拓展了口岸物流发展中最缺乏的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以及金融平台等功能,是开展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最佳场所。
但由于我国涉入保税仓储业时间较短,在规划开发、标准化管理、区域信息整合上的经验相对薄弱,目前保税仓储的实际运作情况不容乐观。